第261章 闯关东_我的父亲是嘉靖
笔趣阁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第261章 闯关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1章 闯关东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眼到了嘉靖四十三年的春天。

  龙江省,会宁(今哈尔滨)。

  刚刚建省的龙江定省城于会宁。这里是金上京故城。龙江省的土地上大部分为海西女真人。分为叶赫、哈达、乌拉、辉发四大部族。总数约有十万人。

  李成梁带着轮战的五千骑兵,刚刚耀武扬威的在四大部族走了一圈,将四部首领全都“请”到了会宁,软禁了起来。

  四大部族根本没敢抵抗。他们早就听说建州女真斡朵里部因与明军为敌,被从地图上彻底抹去的事。

  后世有句话“当马克沁的枪声响起,游牧民族就从狼变成了羊”。

  明军虽没有马克沁。但他们装备了一种不讲理的火器——经赵士祯改良过的五眼神铳。

  没错,不是三眼,是五眼。

  五眼神铳中,三眼填装弹丸,两眼填装散子。远近兼顾。五轮齐射后,直接就能当破甲铁榔头抡。

  这玩意儿在十六世纪,约等于十九世纪末的马克沁。

  新军骑兵在行军时,使用的是蒙古行军制。一人五马。

  一匹战马,两匹走马,一匹驼马,一匹奶马。

  战马只在作战冲锋时使用;走马行军时使用;驼马背着物资;奶马可以在物资消耗完毕时,给士兵提供马奶。

  西山军营中的骑兵,最难以忍受的训练就是连续五天只饮马奶。还是生马奶。

  行军打仗时,明军骑兵歇马不歇人。拥有高度机动性。

  每五匹驮马中,还有一匹驮着一门重二十八斤的马手炮。

  这种马手炮是赵士祯改良的缩小版虎蹲炮。上有两个木架。骑兵可以从身边的驮马上方便的取下,双手抱住射击。

  这玩意儿简直就是明代的RPG。

  更别提,每个骑兵的腰间还系着四枚手榴弹了。

  几个月前,建州之战,李成梁率四千骑兵围剿三千斡朵里部女真兵。

  李成梁战前好一顿谋划,又是中路佯攻,又是两翼包抄的。

  真正打起来,中路担任佯攻的一千骑兵轻轻松松就将三千女真兵歼灭了。

  两翼包抄的三千人傻了眼:你们不是佯攻嘛?怎么一个时辰就全歼了敌人?

  李成梁甚至抱怨:“斡朵里人怎么这么不经打?我还没用力,你就倒下了。”

  后世的军迷爱说“代差”这个词。武器的代差会造成战场上一边倒的优势。

  言归正传。

  龙江巡抚衙门内。新任巡抚谭纶正在跟李成梁玩“红脸黑脸”的那套把戏。

  海西女真四部首领被绑着手脚,押在大堂之上。

  谭纶勃然大怒,指着鼻子痛骂李成梁:“李成梁,你混蛋!他们四位都是我尊贵的客人!把人绑了是哪门子的待客之道?”

  谭纶唱红脸,李成梁自然要唱黑脸:“什么客人呐。我听说他们有谋反之心。刚想把他们就地正法呢!”

  四位首领听到这话,无不吓得面如死灰。

  谭纶痛骂李成梁:“姓李的。你是不是打了几个胜仗,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你别忘了,老子不光是龙江巡抚,还是第二骑兵军的监军!

  来啊,快给四位松绑!”

  李成梁悄悄朝着谭纶眨了眨眼,意思是:我的黑脸唱完了,我走人。接下来的戏你接着唱。

  随后李成梁拂袖离去。

  谭纶朝着四位首领一拱手:“诸位,受惊了!快坐快坐,来啊,上茶!”四人之中,以叶赫部首领扬吉努为首。因为叶赫部的势力最大。

  扬吉努按照明礼,朝着谭纶拱手:“谭巡抚,我们没有任何反叛之心。明军替我们灭了斡朵里的爱新觉罗氏,我们感激明军还来不及呢。”

  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虽都头顶“女真”二字,百年来却一直你打我,我打你,打成了一锅八宝粥。

  各部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谭纶惊讶:“叶赫部与斡朵里部有仇?”

  扬吉努给谭纶讲述了一段往事。

  元末,叶赫的那拉氏部落与斡朵里的爱新觉罗氏部落发生了一场大战。

  开战之前,两个部落的首领按照女真人的规矩先在阵前会面。

  爱新觉罗氏首领指着大地说:“我们是大地上的金子。”(爱新觉罗在女真语中是黄金的意思)。

  那拉氏首领轻蔑的一笑,他指向太阳:“金子算个屁。我们还是天上的太阳呢!”(那拉在女真语中是太阳的意思)。

  在那场金子撞太阳的战役中,两部损失惨重——“十不存一二”。

  谭纶听后感慨:“想不到还有这样一段故事。诸位放心。我不是李成梁那个武夫。

  我知道诸位对大明是忠诚的!我已向朝廷请旨。将四位分别封为大明的叶赫指挥佥事、哈达千户、乌拉千户、辉发千户。

  今后四位隶属于龙江巡抚衙门。跟在下一样,都是朝廷的官员。”

  扬吉努等人听后喜上眉梢:“感谢大明朝廷的恩赐。”

  刚才差点掉了脑袋,现在不但脑袋保住了,还多了顶官帽。巨大的落差让四人患上了急性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谭纶笑道:“诸位。朝廷不仅给你们官位,还要给你们一样更实惠的东西——银子!

  巡抚衙门将会拨给你们五万银圆。哦,一银圆就是一两。

  叶赫部的土地、人口多,分两万。其余三部平分三万。”

  扬吉努受宠若惊:“我们怎么能收朝廷的银子。”

  谭纶道:“你们如今是朝廷的官。你们部落的人都是朝廷的子民。

  朝廷拿银子抚恤子民有何不可?”

  说到此,谭纶话锋一转:“不过,既然是朝廷的官员,就要替朝廷办事。

  朝廷希望你们办三件事。

  第一件事,每部壮丁百中选一,送到京城去参加明军。

  第二件事,朝廷准备了一种名曰‘烟草’的种子。你们四部,要在各自领地种植两万亩。

  每年收获烟叶后,巡抚衙门会定出价格,以银圆向你们收购,或用粮食、丝绸、茶叶、瓷器等值交换。

  第三件事,内地山东的第一批移民两万人,已经走海路从葫芦口登陆,到了辽东。再有一个月就到龙江两岸了。

  女真各部要跟移民和睦相处。”

  将女真部的壮丁选入明军,是朱载圳民族融合政策的其中一项。百中选一这个比例,海西女真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推广种植烟草,是因为会宁附近这些地方适合烟草生长。后世名冠全国的“亚布力烟叶”产地就是会宁。

  向东北大批移民则是朝廷的既定国策。龙辽两省土地肥沃,沃野千里,地广人稀。

  大量移民开荒,不仅能解决内陆人多地少的问题,让无地佃农过上好日子。而且能让龙辽两省从“极寒之地”,变成大明的塞上江南大粮仓。

  汉民族是全世界最吃苦耐劳的民族。朱载圳相信,只需三到五年,来自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的移民一定能让大明的东北大变样。

  嘉靖四十三年春第一批到达会宁的两万移民,是第一批“闯关东”的山东人。

  谭纶问:“三件事说完了,你们能办到吗?”

  扬吉努一口答应了下来:“绝对没有问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4bqg.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4bqg.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