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世宗仙去_我的父亲是嘉靖
笔趣阁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第585章 世宗仙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85章 世宗仙去

  远德二十三年,夏至日。

  一声惊雷划过皇宫的天空。

  以前居住在景仁宫的白鹿上仙,已故去四年了,葬于万年吉壤之西。

  然而,皇宫中却突然响起一声鹿鸣!闹鹿鬼了?

  朱载圳正在熟睡,那声鹿鸣将他从睡梦中惊醒。

  杨皇后也醒了。

  朱载圳问杨皇后:“你听没听到鹿鸣声?”

  杨皇后睡眼惺忪:“鹿鸣?皇上你听错了吧!小鹿四年前就仙故了。”

  朱载圳眉头紧蹙,一个鹞子翻身从榻上起来:“不好!”

  就在此时,陈炬直闯寝宫:“皇上!呜呜呜!老仙家仙逝了!”

  朱载圳站在榻前,浑身颤抖。父亲,终究还是走了......小鹿魂归皇宫,是来接父皇的吧?

  杨皇后跪倒在朱载圳面前:“请皇上换孝服。”

  朱载圳没有说话。

  杨皇后叩首再次提醒:“请皇上换孝服。”

  半个时辰后,朱载圳一身素缟,坐在父亲的遗体旁。

  他凝望着父亲苍老的脸颊。

  在救狗落水之前,他跟许多人一样,认为嘉靖是个一无是处的昏君。

  当真正了解这个男人,才能知道他的苦,他的难。

  当他以兴献王世子的身份被抬进皇宫时。周围文官林立,没人在意这个少年皇帝的所思、所求、所想。

  文官们甚至让他不认自己的亲生父母。

  如果少年皇帝妥协。将成为皇权对文官集团的低头臣服!

  他不能!

  于是有了大礼议!于是有了东厂、锦衣卫对一百三十四名文官的廷杖!

  史书是文官写的。春秋笔法让少年皇帝在史书中变成了一个随意殴打“忠心”臣子的桀纣之君。

  不管怎么说,少年皇帝用铁血手腕赢得了大礼议的惨胜,赢得了一个皇帝应有的权威。

  接下来,改革吧!

  世人只知道隆万大改革,却不知道嘉靖改革。只知道万历中兴,却不知道嘉靖中兴。

  在政治上,他清查弊政,整顿吏治,限制外戚。

  经济上丈量土地、赋役制度。

  人事上进行科举改革、重整用人制度。

  文化上整顿学风、改革学官制度。

  宗教上,英明的嘉靖皇帝发现天下寺庙成了大明第二大的地主,第一大的放贷者。于是他开始遵道抑佛。

  嘉靖朝的前十年,这些新政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然而,文官集团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像一只吸血的寄生虫,寄生在国家身上。

  他们渴求权力,又时时刻刻占据着道德制高点。随时随地与嘉靖作对。

  对于文官集团,打和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杀一批文官,又会有另一批文官走上前台。

  与文官集团旷日持久的拉锯中,耗尽了那个少年皇帝登基之初的雄心壮志。为了跟文官赌气,他干脆躲进永寿宫中,数十年不上朝。这成了史书上“嘉靖怠政”的铁证。

  天地良心。就那帮如狼似虎的文官......如果嘉靖真的不问政事,恐怕早就被架空、废黜了!

  不上朝跟不理政根本不能划等号。

  为了打击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文官集团,嘉靖重用厂、卫家奴,重用权臣如张璁、严嵩。这更让他落下了千古骂名。

  其实,导致吏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罪魁祸首,是庞大的、贪婪的文官集团!

  嘉靖是为自己一生最大的敌人——文官集团背锅而已!

  朱载圳忽然自嘲的想:后世的专家叫兽,不也是整日满嘴仁义道德,忧国忧民嘛?提出的那些建议,件件都将老百姓视为穿着衣服的牲口!跟大明的文官集团何其相似?

  历史人物,从没有非黑即白。嘉靖大皇帝也是一样。

  人生易老天难老。

  嘉靖去了,大明这艘坚固的远洋大船,依旧在乘风破浪,驶向远方!

  皇宫内已经哭声一片。

  太子朱翊铖、誉王朱翊钧、大皇帝朱翊铭穿着校服,在永寿宫大殿门口跟官员、将领们哭成了一片。

  当日下晌,大行皇帝入棺。大丧一直持续了二十九天。天下寺观鸣杵三万声。天下屠夫禁屠宰四十九日。

  按嘉靖生前遗愿,驾崩后薄葬入永陵。他的陪葬品并不丰厚,没有多少金银器物。最多的就是生前喜爱的道事用具。

  那个被他摔了一辈子的铜罄并未入葬,而是留给了远德皇帝朱载圳。

  朱载圳与群臣议定。大明嘉靖大皇帝庙号:世宗。

  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顿号是我加的)

  仙道号: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统三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怀玄抱真养素守默葆光履和致虚冲静承先弘化大真人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

  (对不住。历史上嘉靖的真实道号。太长了,我不知道怎么加顿号)

  操办完嘉靖的丧事,已是远德二十三年的初秋。

  在朱载圳忙于治丧之时。保贤会的巨头陆绎,私下办了一件事。

  作为警政部长的他,对京师警政厅的警察进行了了军事化训练。

  京师警政厅的前身是五城兵马司。

  五城兵马司之前就属于明军序列。只不过类似后世“保安团”一类,只负责治安。

  陆绎对京师的两万警察进行军事化训练,看上去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实际上则暗藏祸心。

  要知道,戚家四虎被调往了山东、浙江。保贤会控制不了任何一支京师方面的陆军卫戍部队。两万警察是他们在京师唯一能控制的武装力量。

  两万警察中,有八千人是警察厅武装行动总队。全部装备轻武器、制式火帽后装线膛枪。

  剩余一万两千治安警察,也都配备了火帽短枪。

  京郊荒地水塘。

  保贤会的四位核心人物——朱翊钧、张居正、陆绎、王国光又在借着钓王八密谋。

  陆绎道:“唉,虽说我手里的两万警察这回接受了三个月的军事化训练。可是,他们的力量始终太过渺小!

  京城内,京师卫戍司令部的四个卫戍师有四万人。皇太子近卫师有一万人。全部配备重武器,火炮、龙吟火箭炮。

  宫廷卫戍旅,有三千人。贺平安掌控的调查局,有六个武装大队六千人。余则诚的军情局,有三个武庄大队三千人。

  京郊附近还驻扎有陆军六个甲等师,六万人。

  真到了起事那天。兵力对比是两万对十二万。

  更别提警察的战斗力,不及军队的一半儿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4bqg.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4bqg.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